泰安|新时代人文经济的泰安实践
【 字体:
打印
时间:2025-09-19 09:05 来源:大众日报

以人文驱动经济 以经济反哺民生 以民生诠释文明

新时代人文经济的泰安实践

在中华文明的漫长脉络中,泰山始终以其“五岳独尊”的雄姿和“国泰民安”的寓意,巍然屹立。

泰安因山得名,依山而建,山城一体,不仅承载着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馈赠,更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探索出一条以人文驱动经济、以经济反哺民生、以民生诠释文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新时代人文经济”的泰安实践。

文脉赓续

泰山文化赋能文旅提质升级

秋高气爽的九月,第三十九届泰山国际登山节如期举办。本届登山节围绕挖掘、弘扬泰山文化,扩大登山节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组织了一系列以泰山和泰山文化为主题的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

泰山之重,在中华文脉中如千钧之鼎。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泰山历经28亿年的地质变迁演化,1627种植物涵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苍翠秀丽,399种动物呈现“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的天然生趣。

文脉赓续,风骨长存。今日,历史的足音仍回荡城中:岱庙雄踞泰城,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建筑群之一,飞檐斗拱间礼乐风华流转千年;东平湖畔戴村坝“运河之心”,引汶入运滋养京杭大运河畅流至今。

始于山,不止于山。泰安立足做优做强“泰山+”和“文旅+百业”两篇文章,加快实施“串珠成链、山城联动、全域融合、转型升级”战略,推动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泰山旅游向全域旅游、城市流量向发展增量、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

为一座山,赴一座城。泰山景区通过智慧化建设,实现了“一部手机游泰山”,游客体验大幅提升。泰山文创产品开发成效显著,推出了一系列具有泰山文化特色的创意产品,让泰山文化“带得走、传得开”。8月23日,泰山景区游客突破600万人次,有望连续3年突破800万人次。

一城烟火,享受诗与远方的宜居时光。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泰安83家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5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5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4个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流光溢彩、繁华未尽,多样选择提供丰富体验;23家星级饭店、30家星级民宿、14处优质露营地舒适自在、安恬入梦,多种环境营造诗意栖居。东平水浒影视城、肥城梦幻桃花源等一批文旅项目各具特色,形成了多元互补的旅游产品体系。截至7月底,今年泰安共接待国内游客5278.63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520.93亿元,分别增长9.82%、9.85%;外地游客平均留泰时间达到2.12天,提高10.4%。

“泰山风骨,在文脉中绵长,在创新中焕新,为这座城市提供文化滋养。”泰山学院泰山研究院首席专家周郢感慨。

文以兴业

文化引擎驱动高质量发展

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协同并进。当下正在建设中的泰山新闻出版小镇项目是全国唯一以新闻出版全产业链为核心的特色小镇,已吸引60余家企业进驻,注册公司约100家,存储图书达到150万种,民营图书企业集群建设已初见成效。

泰安深刻认识到,优良的文化生态、城市文明和由此形成的品牌吸引力,是优化营商环境、集聚高端要素、推动产业升级的“催化剂”。泰安坚持以文化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好“文旅+百业”融合文章,打通与农业、工业、商业等跨界产业链,实现“一业兴、百业旺”,走出了一条具有泰安特色的人文经济发展之路。

泰安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连续四年召开高规格的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泰安市关于促进文化产业振兴的意见》《泰安市文旅胜地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重组成立泰山文旅集团,破解“山城割裂”壁垒,实现“攥指成拳、山城联动”。

文化不仅是用来传承和体验的,更是一种强大的经济力量。曾以煤炭、钢铁、化工为主导的泰安市,重化工业占比一度高达75.2%。泰安以断腕之勇,决心走出舒适区,牢牢抓住新型工业化这个“牛鼻子”,构筑绿色低碳新优势,不断向创新要动力,走出一条生态文旅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强市之路,不仅实现工业增加值保持年均8%左右的增长,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增速也稳居全省前列。

这一切巨变,肇始于泰安的“登高望远,奋力争先”。

这里,有造就盐穴之“变”、化腐朽为神奇的开拓魄力。泰安下辖肥城市,千年盐都的地下千米深处,蕴藏着巨大且结构稳定的废弃盐腔。它们曾是资源型产业遗留的难题和负担。然而,泰安却看到了旁人未见的可能,创造性引入全球领先的压缩空气储能技术。

这里,有攻克玻纤技术、攀登制造巅峰的精进不息。位于岱岳区的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车间里,一粒花生米大小的玻璃,被拉伸出上百公里长、直径仅头发丝二十分之一的玻璃纤维,织成薄如蝉翼的电子布,成为高端电子产品线路板核心基础材料。

“登泰山而小天下”。曾被仰望的泰山,如今见证泰安以攀登精神、进取魄力,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征途中,重塑城市人文经济发展新格局新高度。

文化惠民

人文经济绘就幸福新图景

在泰安,走进设施完善的校园,耳边是琅琅读书声,眼底是孩子们恣意灵动的笑容;走进气氛融洽的社区,智慧养老、医保惠民带来的便利随处可见;走在干净整洁的城市街头,满眼绿意盎然,城市道路四通八达……

发展人文经济的根本目的,不只是为了冰冷的GDP数字,更是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泰安的实践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将经济发展的成果转化为百姓可知可感、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让“国泰民安”的宏愿,细化为每个市民安居乐业的微观体验。

城市品质全面提升。泰安市积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等一系列民生工程。一条条整洁通畅的大道,聚集起泰城与时俱进的发展活力;一座座绿意盎然的公园,映衬着居民安居乐业的舒畅心情。

志愿服务温暖全城。“泰安小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以其巨大的感召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参与其中。从交通劝导到环境整治,从社区志愿服务到文化传播,志愿者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集小美成大美”的理念,让文明之花开满岱下。

民生保障坚实有力。泰安市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80%左右。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全面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高于经济增速,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泰山脚下,一幅国泰民安的新时代画卷正在徐徐展开。泰安市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惠民,探索出了一条人文、经济与生态交融共进的发展新路,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鲜活的地方实践。(记者 王洪涛 曹儒峰 通讯员 李明 杨新宇)

责任编辑: 张志远
分享
上一篇: